這其實是之前的事情了,但是我一直沒有空記下來
原本我是在內科受訓,可是因為 PGY 制度的關係,這個月被迫調到
中部地區某位於鄉下的精神科專科療養院,接受精神科的基本訓練。
和內科完全不同,這邊的病人不論是問診或是治療都和內科迥異
整個生活步調也非常的緩慢,讓勞碌命的我非常的不習慣。
不過在這裡經過一個月的療養,心情倒是比之前開朗了些。
其實每天在全部都是精神患者的院區內活動,每天和精神病患會談,
我個人是不會害怕或是排斥,也都還算滿適應的,但是...
有一點一直讓我很沒有辦法習慣,那就是值班。
在內科的時候,我們總是很積極的處理病人遇到的問題
但是在精神科的療養院,雖然我號稱是內科住院醫師,可是...
在某天的半夜凌晨一點...
「請問是值班醫師嗎?我們這邊有個病人,今天呼吸比較深一點,
不過其他都還好,生命徵像都還穩定。」
「他現在是在喘嗎?」
「也還好耶,就比較深,然後有一點哮鳴聲」 (謎之聲:你真的覺得這樣不喘嗎?)
「喔對了病人之前有氣喘,然後今天藥吃完了...」 (白天就吃完了怎麼半夜才跟我講?)
「我馬上過去...」 (沒等護士說完,我就很快的趕到病房,因為感覺電話中的情報不可靠。)
到了病房,掏出了鑰匙,一如往常開了兩道鎖 (精神科病房其實跟看守所有點像)
到了病室內,只見病人躺在床上喘著... 哮鳴聲大到不用聽診器都聽得到
肺部聽起來沒有水腫,身上也摸不到水腫,也沒有脫水過乾的狀況,
所以配合之前的病史,懷疑應該是氣喘/阻塞性肺病又發作了。
和內科病房不同的是... 這時候病人竟然沒有氧氣在使用....
當下馬上請他們拿了不知道多久沒用過的氧氣桶過來,給病人戴上。
平常在內科,這時候會做很多事情,也會做一些檢驗,但是...
在療養院,值班檢驗師根本不在院內,從你叫他起床,到他可以出現在醫院
最快是半小時後。 然後從檢驗做了到報告出來,可能又是一小時後
所以,其實形同沒有檢驗可以做,這對內科的人來說實在很痛苦。
放棄吧... 放棄吧... 這裡是精神科療養院,不是內科病房...
好吧,那用個藥總可以了吧? 因為電腦系統太難用...我直接打電話給藥局
(全國署立醫院通用的大同醫療系統,不愧為上世紀末,台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這可是全球少數幾個可以讓作業數位化後,反而能把效率降低很多倍的系統
以後有機會再來專文說明,錯誤的數位化,如何造成比人工作業還慢數倍的奇蹟
看在一個會做軟體的人眼裡,叫我用這種系統真的稱得上是精神虐待)
「值班藥師嗎? 請問我們醫院有吸入型的氣管擴張劑嗎?」
「沒有耶!」 (你一定要回答得這麼快嗎? 我的信心馬上就被擊倒...)
不給內科醫師藥物,就跟軍隊上場打仗,然後不發槍是一樣的...
「那我們有....?」 「也沒有耶...」
「那我們有....?」 「等一下我查看看.... ㄟ... 也沒有耶...」
「那我們醫院到底有什麼?」 (這次我真的慌了... @_@)
「有類固醇吧?」 「有,可是 XXX 已經用完了,系統上可開但是藥局沒有藥」
後來,我開了 60 mg 的 prednisolone 給病人吃... 這是我手上唯一有的藥
可是這一般都是吃幾天效果才會出來,緩不濟急啊...
翻了翻手上所有的手冊,和藥局全部核對過,這些常用藥物,我們都沒有!
「那測量一下血氧濃度吧? 至少了解一下病人的狀況,有機器嗎?」
「有,可是要借」
「學姊,你們家有 EKG monitor 嗎? 喔,我們這裡就有一台喔?」
(內科急救用的器材,在精神科算是一年不會用到兩次的東西....
有些護理人員甚至已經忘記要怎麼操作了)
最後我被叫過去接監視器... 98%,看起來還可以接受,不過不能排除有酸鹼異常
這時候護理人員注意到病人心跳較慢,一摸大概每分鐘四五十
查閱了舊病歷,之前心跳都八九十,那為何現在剩下四十幾?
想說接上心電圖監視器,可這時才發現,機器上沒有附電極貼片,
於是又開始到處打電話問人...
當時血壓還好,病人還清醒,可是這樣還是會毛毛的,所以決定做完整的十二導程心電圖
檢驗師要很久才會來,所以我們就打電話問他機器在哪裡,我打算自己做。
病房護士們竟然不知道這機器... 這在內外科算標準配備,但是他們顯然脫離太久了
問來問去,擁有機器的單位還回電說沒有,後來請他們再去找才弄到。
做了心電圖,看起來是無症狀的竇性緩脈,此外沒有大礙。
可是病人心跳速率突然剩下原本的一半,加上呼吸費力,我們藥物又不足
加上病房的工作人員看起來對這方面經驗也缺乏,所以我最後決定外送。
通知了值班護理長,我寫好了轉診單,準備外送他出去其他醫院就醫。
因為家屬住在南投市,所以家屬指名要住某家醫院,不過...
當我們打電話要過去交班時,才發現急診室電話竟然沒人接
後來又打了很都,終於通了。 最後護送病人過去回來的工作人員說
那邊因為半夜沒病人,大家都溜去休息了 (這樣真的太超過了!)
結果,最後就在要什麼,這裡沒什麼的狀況下,我做了我所能做的最好的,
但卻很簡陋的處理,然後就把病人轉院了。
身為一個號稱是內科住院醫師,但看著病人有明明不會很嚴重的內科問題,
可是卻只能打電話叫救護車,幫他轉診,其實心裏面感覺是有點不太甘願...
而救護車上,除了一桶氧氣和一個擔架,就完全沒有任何其他醫療裝備了...
所以如果是真的很嚴重的,半路非常可能會出事情。
車上什麼裝備都沒有,叫了又要半小時才會來,這樣的救護車有比計程車好嗎?
我問救護車司機,他說要其他裝備要叫加護車,那個價錢就不一樣了
而且問題不是在錢,而是在... 全南投縣境內根本就沒有這種救護車...
這種配備齊全的救護車,基本上只會出現在台北市。
台北市在遇到重症需要救護的時候,甚至是可以採行雙軌救護,
同時出動兩組不同裝備的人馬,而南投縣,卻是連一台像樣的救護車都沒有
這也難怪台北市急救的救活率,會是很多縣市的兩倍以上。
一樣都是生活在台灣,命運卻是如此天差地遠...
總之,如果你要問我,這個月在南投縣某精神科專科療養院的心得是什麼
那就是...
「不要問你該為病人做什麼,要問醫院有什麼...」
過去曾在醫學中心所受過的訓練,在這樣的地方,完全的發揮不出來
遇到問題,需要考量的點也完全的不同。
現實環境,有時總會讓人有著太多無耐...
不過,就趁著還有熱情,盡力做好我們可以做的部份吧!